Allegro平台两大核心更新:5月26日起部分新品强制使用可信产品目录,6月4日发货指标评分规则优化,帮助卖家提升运营效率

适用对象:
◆ Allegro波兰站
所有品类卖家/使用手动上架模板的卖家/关注发货时效的卖家
政策简介:
Allegro平台发布两项重要更新:5月26日起部分新上架商品强制使用可信产品目录数据,6月4日调整按时发货和快速发货指标评分规则。
价值识别 | 风险识别 |
---|---|
产品目录自动填充节省上架时间 | ⚠️ 产品目录数据错误需通过特定渠道修改 |
发货指标评分机会增加,更容易获得好评分 | 国际包裹处理差异可能影响评分准确性 |
统一产品信息提升买家购物体验 | 强制使用目录可能限制个性化描述 |
预计配送时间成为评分新依据 | 需要重新适应新的评分规则体系 |
平台数据一致性减少误导买家风险 | 多offer订单取最晚时间计算,可能拉低评分 |
产品目录更新适用于通过手动上架模板关联到可信来源产品的offer,可信来源包括制造商、商标所有者或其他授权实体。发货指标更新后,平台将同时根据实际发货时间和买家看到的预计配送时间两个条件进行评分,增加卖家获得加分的机会。
违规后果:
产品目录政策:
– 关联到可信来源产品后,产品名称、可信参数、描述和图片将自动填充
– 仅能通过「我的品类」选项卡编辑相关数据
– 如认为产品详情有误:可信来源产品需通过联系表格沟通,其他情况通过产品变更申请表提交建议
发货指标政策:
– 按时发货指标:检查根据声明时间发货且未超过预计配送日期的订单比例
– 快速发货指标:检查声明立即或24小时内发货且在购买当天发货或未超过预计配送日期的订单比例
– 多offer订单取最晚发货日期和最晚预计配送时间计算
执行时间窗:
关键时间节点:
– 5月26日:部分新上架offer强制使用产品目录数据
– 6月4日:按时发货和快速发货指标评分规则变更生效
立即行动:
– 检查现有产品目录数据的准确性
– 熟悉新的发货指标计算规则
– 确保预计配送时间设置合理准确
政策应对:
3步应对策略:
①产品目录适配(1-3天)
– 学习使用产品目录功能,了解自动填充逻辑
– 建立产品信息纠错流程,区分可信来源和非可信来源处理方式
②发货时效优化(持续进行)
– 重新评估发货时间设置,确保与实际能力匹配
– 优化物流流程,争取提前扫描包裹
– 国际订单选择扫描及时的物流商
③数据监控(长期)
– 定期查看订单配送详情中的预计配送时间
– 利用配送效率报告监控发货指标表现
发货指标计算详解:
按时发货指标计算方式:
合格订单数 ÷ 过去28天订单总数 × 100%
合格订单条件:①按声明时间发货 ②未超过预计配送日期
多offer订单取最晚时间计算
快速发货指标计算方式:
合格订单数 ÷ 过去28天订单总数 × 100%
合格订单条件:①声明立即或24小时内发货 ②在购买当天发货或未超过预计配送日期
实际案例对比:
场景 | 旧规则 | 新规则 |
---|---|---|
按声明发货但次日上午8点后扫描 | ❌ 不加分 | ✅ 可能加分 |
国际包裹在配送国首次扫描 | ❌ 不加分 | ✅ 可能加分 |
提前发货但预计配送时间未超 | ✅ 加分 | ✅ 加分 |
AI建议:
这次Allegro的更新其实反映了平台标准化和效率化的大趋势。产品目录强制使用是为了解决信息不一致的老问题——同一个产品不同卖家描述五花八门,买家比价困难,平台管理也麻烦。
我的建议是:首先主动适应产品目录系统,虽然初期可能觉得受限,但长期能节省大量上架时间。重点是要建立数据纠错机制——发现目录错误立即通过正确渠道反馈,这反而能成为你的竞争优势。
发货指标的变化更值得关注。新规则同时看实际发货和预计时间,这对国际卖家特别友好。以前因为跨境物流扫描延迟吃亏的,现在有机会翻盘了。实际操作中要注意:
1. 预计配送时间设置要保守点,留出缓冲余地
2. 国际订单优先选择在发货国就扫描的物流商
3. 多offer订单要按最晚时间来规划发货
4. 经常查看「订单>配送详情」里的预计时间,做到心中有数
这两项更新整体对卖家是利好,特别是中小卖家。产品目录减少上架工作量,发货指标放宽评分标准。关键是尽快适应新规则,把平台优化转化为实际运营效率提升。
新闻关键词:Allegro,波兰电商,产品目录,发货指标,销售质量,平台政策,运营效率
原文链接:https://www.amazon888.com/blog/3129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链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