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澎全球物流CGF要求多SKU发货时需物理隔离,避免入库延迟和货物混淆,7月1日发布操作指南

适用对象:
◆ Coupang韩国站
多SKU卖家/使用CGF物流卖家/跨境出口卖家
运营简介:
酷澎(Coupang)于2022年7月1日发布全球物流CGF入库操作指南,强制要求多SKU发货时进行物理隔离,未按要求操作可能导致入库延迟和货物混淆风险。
| 价值识别 | 风险识别 |
|---|---|
| 物理隔离可提高入库效率【30-50%】 | ⚠️ 未隔离可能导致入库延迟3-5天 |
| 清晰SKU区分减少货物发错率 | ⚠️ 货物混淆会造成客户投诉和损失 |
| 官方明确操作标准避免争议 | ⚠️ 增加仓库管理困难可能产生额外费用 |
| 适用于CGF和CGF LITE两种物流方式 | 多SKU混装验收通过率降低 |
物理隔离指用纸板或塑料材料进行固定隔离,确保每个SKU可清晰辨识。实操要求:单个箱子内含10个SKU时,每款数量超过1个需单独包装成袋或用绳子捆扎,不得混合放置。该规范立即生效,所有使用CGF物流的卖家均需遵守。
实操方法:
物理隔离两种标准操作方式:
① 分袋包装
每个SKU单独装入小袋,袋外标注清晰SKU信息
② 捆扎固定
同SKU产品用绳子捆在一起,确保不散乱
禁止操作:
– 不同SKU混合放置
– 无隔离材料直接堆放
– SKU标识不清晰
具体步骤:
4步操作流程:
1. SKU分类
按产品型号、颜色、规格等进行分类清点
2. 选择隔离方式
根据产品特性选择分袋或捆扎方式
3. 清晰标识
每个隔离单元需有可见的SKU标识
4. 装箱复核
装箱后检查各SKU是否可清晰辨识
避坑指南:
常见错误及避免方法:
错误1:多个SKU混装在一个袋子内
解决:严格按SKU分装,即使数量少也要单独包装
错误2:使用透明袋但无外部标识
解决:袋外粘贴SKU标签或使用标记笔标注
错误3:捆扎不牢固运输中散开
解决:使用牢固捆扎材料,重要产品双层固定
错误4:不同SKU外观相似无区分
解决:添加颜色标签或编号区分相似产品
入库效率对比表:
| 操作方式 | 验收时间 | 通过率 | 错误率 |
|---|---|---|---|
| 无物理隔离 | 30-45分钟/箱 | 约【60%】 | 约【15%】 |
| 有物理隔离 | 10-15分钟/箱 | 约【95%】 | <【2%】 |
AI建议:
这事儿其实挺实在的,就是酷澎仓库那边验收效率的问题。你想啊,仓库每天要处理成千上万个箱子,如果里面SKU乱七八糟混在一起,工作人员得一个个翻找辨认,效率极低还容易出错。
背后的商业逻辑很简单:平台要降低运营成本。通过统一规范,减少验收时间,降低错误率,最终提升整个物流链条的效率。对卖家来说,虽然前期打包麻烦点,但能避免入库延迟和发错货的风险,其实是划算的。
我建议你们这样操作:首先整理SKU清单,明确哪些产品需要一起发货;然后投资一些便宜的隔离材料,比如不同颜色的袋子或者捆扎带;最后建立标准操作流程,让打包人员按规范操作。
特别是做服装、配件、小件家居这类多SKU产品的卖家,这个规范特别重要。别为了省那点打包时间,导致货物卡在仓库好几天,耽误销售时机那损失就大了。现在跨境竞争这么激烈,物流效率就是竞争力啊。
新闻关键词:酷澎,Coupang,CGF,物流,物理隔离,入库规范,SKU管理,跨境电商
原文链接:https://www.amazon888.com/blog/3441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链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