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销过亿大卖分享半托管实操经验:升级后日销万单,SKU策略与团队调整是关键

适用对象:
◆ 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
全托管/半托管卖家/3C数码类目卖家/多SKU运营商家
案例简介:
触手科技作为AliExpress上7年老卖家,在升级半托管服务后实现日销万单的突破。该公司从手机壳等周边产品扩展到小家电类目,通过供应链整合和精准的SKU策略获得竞争优势。
| 价值识别 | 风险识别 |
|---|---|
| 半托管首日直接出300单,爆发明显 | ⚠️ 需要较强的供应链整合能力 |
| 全托管与半托管并行,覆盖不同产品类型 | ⚠️ 团队需要从技术型转向选品型运营 |
| JT模式测试新品,日出100-200单即转仓发 | ⚠️ 需要4000平仓库扩容支持 |
| 每月增加100+新品,选品能力是关键 | ⚠️ 定制类商品需要做好售前工作 |
| 物流升级带来时效提升和前台频道展示优势 | ⚠️ 不同产品属性需要匹配不同托管模式 |
触手科技联合创始人陈名顺在平台每个转型节点都有精准判断,2017年从国内贸易转型跨境电商,选择AliExpress作为首个平台并很快赚到第一桶金。2023年开年加入全托管模式后单量第一波翻倍爆发,9月开通半托管后获得更多惊喜。公司正在规划扩大仓库面积接近三倍,约4000平左右,以应对后续爆单需求。
成功要素:
核心成功要素分析:
① 精准的平台节点判断
– 2015年创业,2017年转型跨境电商
– 2023年初加入全托管,单量翻倍
– 2023年9月开通半托管,首日300单
② 差异化的SKU策略
– 全托管适合SKU较少的爆款商品
– 半托管适合有定制需求的个性商品
– 每月增加100+新品,选品型运营
③ 供应链整合优势
– 背靠深圳丰富数码产品供应链
– 从手机周边扩展到小家电类目
– 价格优势与同行拉开差距
方法论SOP:
半托管实施SOP:
第一步:模式选择
– 全托管:适合SKU较少的爆款商品
– 半托管:适合定制需求、需售前工作的商品
第二步:团队转型
– 从技术性运营转变为选品型运营
– 每月增加100+新品开发能力
第三步:备货策略
– JT模式测试新品
– 单个SKU稳定日出100-200单即入仓转仓发
第四步:仓储规划
– 扩大仓库面积至4000平左右
– 应对爆单需求的仓储准备
关键数据:
核心经营数据:
– 公司年限:7年AliExpress老卖家
– 单量表现:全托管后第一波翻倍爆发
– 半托管首日:300单
– 当前单量:日销万单级别
– 新品开发:每月增加100+新品
– 测试标准:单个SKU日出100-200单转仓发
– 仓储规划:扩大至4000平左右
市场分析:
半托管模式市场机会分析:
模式优势对比:
| 全托管模式 | 半托管模式 |
|---|---|
| SKU较少的爆款商品 | 有定制需求的个性商品 |
| 平台负责运营和物流 | 保留部分运营能力优势 |
| 适合标准化产品 | 需要售前工作的产品 |
3C类目发展趋势:
– 手机壳等周边产品仍有稳定需求
– 小家电类目(剃须刀、吹风机、净化器)增长潜力大
– 深圳供应链优势明显,但需要专精而非多而杂
– 市场趋势产品需要快速识别和扩大产量
AI建议: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大卖怎么玩转半托管的实战经验。触手科技这个案例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他们同时跑通了全托管和半托管两种模式,而且总结出了一套方法论。
首先你要明白,半托管不是全托管的替代品,而是互补品。全托管适合那些SKU少、容易爆的单品,平台帮你搞定一切;半托管则适合那些需要定制、需要售前服务的产品,比如手机壳这种个性化强的商品。
触手科技做对了几件事:一是团队转型,从技术型运营变成选品型运营,每个月能上新100多个产品;二是测试策略,用JT模式测试新品,卖到100-200单就转仓发;三是仓储准备,直接扩仓到4000平应对爆单。
对于中小卖家,我的建议是:先评估自己的产品适合哪种模式,别盲目跟风。如果你做的是标准化产品,全托管可能更合适;如果是定制化产品,半托管能让你保留运营优势。同时要做好团队能力建设,特别是选品能力,这是半托管成功的关键。
最后提醒一点:半托管虽然能带来流量和订单增长,但需要更强的供应链管理和团队运营能力,不要只看日销万单的光鲜,还要看到背后的团队转型和仓储投入。
新闻关键词: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半托管,全托管,SKU策略,运营转型,3C类目,供应链管理
原文链接:https://www.amazon888.com/blog/3587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链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