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fair促销页面重大升级,新增活动绩效指标和批量编辑功能,Way Day大促已开放提报

适用对象:
◆ Wayfair
供应商/家居品类卖家/平台卖家
服务简介:
Wayfair于2024年3月28日对Partner Home的Promotions模块进行重要升级,将促销功能从Pricing Home中独立出来,新增左侧导航栏入口。
| 价值识别 | 风险识别 |
|---|---|
| 新增活动绩效指标,可对比活动前后30天表现 | ⚠️ 需重新熟悉新界面操作流程 |
| 支持批量编辑折扣和添加产品到现有活动 | 错误提交可能导致活动失败或部分提交 |
| Way Day大促已开放提报,抢占流量先机 | 多活动重叠时只应用最佳折扣,需策略规划 |
| 8种活动状态清晰标注,避免误操作 | 促销折扣仅基于基础成本价计算 |
| 提供详细FAQ和官方社群支持 | 表格填写需注意Promotion%与Promotion(USD)区别 |
此次升级提高了促销功能的可见度和使用效率,新增的绩效指标帮助供应商量化评估活动效果,批量编辑功能大幅提升操作效率。Way Day作为平台重要大促已开始提报,供应商需及时了解新功能并积极参与。
功能解读:
核心功能升级:
①独立导航入口
Promotions模块从Pricing Home移至Partner Home左侧导航栏,路径「Product → Promotions」
②活动绩效指标
每个活动新增专属表现页面,可对比活动前后30天的表现数据
③批量操作功能
– 支持将产品添加到现有促销活动
– 支持批量编辑折扣(通过电子表格导入)
④增强筛选排序
可按活动名称、状态、提交日期等条件筛选排序
使用指南:
操作流程详解:
如何提报促销活动:
1. 选择「Open for Submission」状态的活动
2. 选择商品并点击Continue(支持批量编辑)
3. 输入促销折扣或添加促销基础成本价
4. 预览确认后Submit提交
如何编辑促销活动:
进入活动详情页,可:
– 单独编辑或删除商品
– 通过电子表格批量编辑
– 成功更改立即生效,无需重复提交
活动状态说明:
| 状态 | 含义 | 操作建议 |
|---|---|---|
| Open for Submission | 开放提交 | 可主动添加产品 |
| Failed | 提交失败 | 需重新提交或联系支持 |
| Partially Submitted | 部分提交 | 过滤失败产品后重新提交 |
| Active | 已开始 | 活动进行中 |
| Submitted | 已提交 | 等待生效 |
| Pending | 待确认 | 系统验证中 |
| Event Ended | 活动结束 | 已完成 |
| Cancelled | 已取消 | 提交已取消 |
效率提升:
新功能带来的效率提升:
①数据驱动决策
绩效指标帮助量化评估活动ROI,避免盲目促销
②操作效率提升
批量编辑功能节省50-70%的操作时间,特别适合SKU较多的供应商
③错误率降低
清晰的状态标识和即时生效机制减少误操作风险
④策略优化
通过前后30天数据对比,优化未来促销策略
折扣计算逻辑:
促销折扣计算规则:
多活动重叠:
同一时间段多个促销活动,只应用最佳折扣(如10%+5%≠15%,只取10%)
同一活动多次提交:
新提交覆盖旧提交(如先20%后10%,最终10%)
填写注意事项:
– Promotion%:折扣比例
– Promotion(USD):目标折后价
– 二者选一填写即可,切勿填反
计算示例:
基础成本价100USD,目标折后价80USD
= 折扣比例20%(系统自动计算)
AI建议:
这次Wayfair促销页面升级不是小打小闹,是真正有用的功能迭代。绩效指标功能终于让供应商能数据化评估促销活动的真实效果,而不是凭感觉猜。
立即要做的三件事:
第一,赶紧去熟悉新界面,特别是活动绩效页面,这是未来优化促销策略的关键。第二,Way Day大促已经开放提报,这是年度流量高峰,别错过。第三,检查你现有的促销活动,用批量编辑功能优化折扣设置。
重要提醒:多个促销活动重叠时,系统只取最佳折扣而不是叠加,这点一定要搞清楚。比如你同时报了两个活动,一个10%一个5%,最终折扣是10%而不是15%。
表格填写要特别注意:Promotion%和Promotion(USD)二选一就行,填反了折扣就全乱了。建议统一用百分比,不容易出错。
最后,如果遇到问题,记得加官方社群,回复SUID+加群。Wayfair的客服响应还算及时,特别是大促期间。
新闻关键词:Wayfair,促销页面,更新,Partner Home,Way Day,绩效指标,批量编辑
原文链接:https://www.amazon888.com/blog/3644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链接。


评论0